西装革履,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落落大方?手持话筒,在直播镜头前娓娓道来?亦或是一杯咖啡,端坐桌前敲击键盘、文思泉涌?
其实,更多时候,他们在雪夜访农家,同贫困户一家人一起吃饭,互相夹菜;采访返程途中接到改稿指令,他们临时在高速服务区一家小超市的冰柜上改稿;他们也并不都是文思泉涌,有时一篇报道也要反复打磨推敲,甚至推倒重来……
当您读罢《人民日报这样讲故事》一书,就会知道,“原来,人民日报记者是这样的!”——并不那么“光鲜亮丽”,也非想象中的落笔“行云流水”,有应对紧急状况时的“小狼狈”,也有为写好报道绞尽脑汁的“小苦涩”。
人民日报出版社今年3月推出的《人民日报这样讲故事》一书,收录了12篇均获得当年度人民日报精品奖或好新闻一等奖的报道作品,并配发参与采写记者的创作手记,真实还原、呈现了这些精品报道背后的故事。带我们走近不一样的人民日报记者,也让我们了解他们在报道采写实战中遇到的问题、给出的思考。
对河北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,各路媒体曾多次采访报道,内容涵盖产业扶贫、党建扶贫、就业扶贫等。《脱贫了还要好好干——回访河北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唐宗秀家》(原载《人民日报》2020年1月5日)聚焦村民唐宗秀一家的脱贫故事、变化,讲述如何更好地扶贫扶志、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。作者在创作手记里写道:“扶贫不扶懒,这是一个层面。更重要的在于,脱贫以后更要好好干,这又‘跃’出一个层次。”
贵州大山里的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,有关它的故事早已被广泛报道,如何发掘深意和新意?《脱贫攻坚看海雀》(原载《人民日报》2019年2月13日)不局限于描绘海雀村的涅槃,而是将其放到中国扶贫开发的大历史中考量和审视:一个乌蒙山深处的边远山寨,为何能惊动,建立以“开发扶贫、生态建设”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,开启目光长远的扶贫开发试验?站在中央的高度看问题,报道透过小山村的涅槃故事,生动展现了从上世纪80年代大规模扶贫开发大幕初启,到如今举全国之力推进脱贫攻坚,中国人的初心、使命一脉相承、一以贯之,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大国治贫慨然行进的道道履痕。
老树春深更著花,靠的是提升报道的思想性,体现的是记者对中央精神的深入学习、深刻把握,能够胸怀国之大者,站在中央的高度看问题,站在全局和大局想问题。
又如,我们常说好新闻是走出来的,要靠深入调研、扎实采写,但如何才算深入?
书中一文写“中国扶贫第一村”福建宁德赤溪村,这个村子已从崇山峻岭搬下来20多年,通往老村子的旧路长满荒草,山陡路滑,多年来鲜有人去。在采写《脱贫路上的赤溪村》《“中国扶贫第一村”脱贫记》(原载《人民日报》2016年2月1日)报道时,带队采写本组报道的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王一彪不顾危险,坚持手脚并用爬上山来到现场。他在书中说:
正是因为到现场,才写得出见报稿子那段话:“为了探个究竟,记者在当地村民引导和帮助下,几乎是手脚并用爬上了‘挂’在峭壁上的下山溪村。站在当年简易茅草房而现已完全荒废的极其狭窄的宅基地上,心里只有无声的感叹。‘地瓜苦菜是主粮,一碗盐水作成汤’,当年给本报写信的王绍据指着残存的灶台,声情并茂地回忆起来。”
这样的细节在书里有很多:记者夜宿黑龙江乌苏里江畔探访赫哲族群众,在海拔2300米的贵州海雀村与村民促膝长谈至深夜12点,冬日顶风戴雪直奔骆驼湾村,和唐宗秀老人一家吃晚饭……
常说新闻报道要冒热气、有温度。温度从哪里来?书中记者的思考给我们启示:到基层采访调研,既要迈进群众的门槛,更要走进群众的心坎;不仅要“身入”,更要“心入”“情入”。
作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重大主题报道,《内蒙古 骏马奔腾七十载》(原载《人民日报》2017年7月13日)一文,以一组气势如虹的排比统领全篇——“这骏马,挟风逐电”“这骏马,一马当先”“这骏马,蹄疾步稳”“这骏马,勇往直前”“这骏马,忠肝义胆”,分别领述内蒙古70年来政治、经济、生态、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成就。“立意深,表达新”,让很多读者记住了“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写了这样一匹骏马。”
这样的文章架构,是如何经多次讨论、修改推敲出的?作者在创作手记中首次披露心迹,细说灵感之源。
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。”书里这样带着问题的采编业务探讨比比皆是,又都指向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——什么是有思想、有温度、有品质的作品?怎样写出更多有思想、有温度、有品质的作品?
全书收录的12篇(组)报道,是人民日报记者对这一问题思考的答案、求索的见证。12篇创作手记,则从不同角度、不同视角,展示了思考的过程、思想的碰撞。
这样的“思考过程”细节丰富,引人入胜。比如,记者凌晨2点抵达黑龙江大庆,为何非要赶着一早7点去见一位采访对象?换个人不行吗?采访对象的筛选、确定有什么讲究?比如,7000余字的长篇报道,为何有多达18位人物“出场”,如何组织行文,让报道层次分明,又层层深入?比如,一些“有故事”的采访对象,为何不愿多讲?采访中应如何帮他们解开心结,挖掘出有张力的故事?再如,先前已多年未在重大场合中使用的“模范自治区”一词,为何人民日报敢于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重大主题报道中旗帜鲜明地提出?记者的底气何来?
这样的“思想碰撞”,既有围绕具体作品的个案分析,也有跳出新闻报道的抽象总结,人民日报记者现身说法,提炼出他们历经实战摔打、磨砺后得来的宝贵经验:“写出纵深感、写出风云气”“新闻是要讲‘问题’的”“新闻要能看到‘人’”“集体采访也要有独家新闻、独家角度、独家细节”……
有了这些“思考的过程”“思想的碰撞”,自然会屐印苍苔,也等待您去书中分解。(孙振)
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(记者杨虞波罗)据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消息,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、游泳馆场馆体量大、功能多样、设备繁杂,赛事期间场馆的运营管理,亟需智能化的能力来提升整体运营能力,智慧场馆数字化监管平台应运而生。 据悉,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、游泳馆是世界上最大的两馆连接体非线性造型场馆。…
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(记者杨虞波罗)据国家体育总局消息,原计划于今年5月份全面开赛的“体总杯”三大球中国城市联赛,将按“两步走”实施,在2022年底或2023年全面启动。 国家体育总局表示,鉴于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,且赛事改革创新点多,加之今年大运会、亚运会等大型国际赛事活动较多等实际情况,“体总杯”三大球中国城市联赛将按“两步走”实施。…